什么是数字素养
发布日期:2023-06-28 16:53 浏览次数:

什么是数字素养?根据国家网信办的定义,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指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具体来看,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

1、 数字意识包括:内化的数字敏感性、数字的真伪和价值,主动发现和利用真实的、准确的数字的动机,在协同学习和工作中分享真实、科学、有效的数据,主动维护数据的安全。

2、 计算思维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主动抽象问题、分解问题、构造解决问题的模型和算法,善用迭代和优化,并形成高效解决同类问题的范式。

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包括: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利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广泛的数字化工具和泛在的数字化平台,开展探索和创新。它要求不仅将数字化资源、工具和平台用来提升学习的效率和生活的幸福感,还要将它们作为探索和创新的基础,不断养成探索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与工作习惯,确立探索和创新的目标、设计探索和创新的路线、完成实践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交流探索和创新的成果,从而逐步形成探索和创新的意识,积累探索和创新的动力,储备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形成团队精神。

4、 数字社会责任包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遵循数字伦理规范。在数字环境中,保持对国家的热爱、对法律的敬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在各种数字场景中不伤害他人和社会,积极维护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秩序和生态。


信息来源:网站管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