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S103东岳胜境旅游公路串起16个旅游景点 泰安:“快进慢游”游出诗意
发布日期:2025-03-25 14:39 浏览次数:


俯瞰S103东岳胜境旅游公路,自北向南蜿蜒穿梭于泰山东麓,像一条长龙将泰安16个旅游景点串联成线,形成一幅“路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游”的壮阔画面。
  

S103东岳胜境旅游公路示范工程于2024年全面建成,是全省普通国省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规划、省会经济圈和济泰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等专项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也是“长城寻迹”廊道与“黄河入海”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交通运输厅首批确定的4个主题特色鲜明的旅游公路示范项目之一。
  

该项目起点位于济南泰安交界处,与济南S103南山胜境旅游公路相接,终点位于徂徕山龙游路,与泰山·黄河-汶河文化旅游生态廊道相接。主线全长57.4公里;设置5条环线、5条支线通往沿线重要景区景点,全长85.2公里;布设旅游服务设施11处,形成“一主一辅五支五环十一点”的总体布局。
  

“我们以‘畅游两山一水,体验泰安至美’为主题,聚焦‘快进慢游’理念,依托S103东岳胜境旅游公路,将众多旅游景点串珠成链,综合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真正将旅游公路变成了公路旅游。”泰安市交通运输局旅游公路专班负责人程伟广说。
  

3月14日,记者沿S103东岳胜境旅游公路蜿蜒穿行。当车辆驶入泰山区省庄镇小津口村环湖路段时,碧波荡漾的女儿湖北岸,一位老者与山水相融的剪影蓦然撞入眼帘——家住泰安63岁的宋绍平端坐在青灰色石岸之上,吹着电吹管,如痴如醉。美妙的乐声引来路人围观,众人纷纷拿出手机为其拍照,他成了旅游路上的一道风景。
  

“我平时在泰安城区住,自从旅游路开通后,就特别喜欢来这里游玩,闲来没事,吹吹乐器,心情也变得非常舒畅。”宋绍平说。他所在的地方是当地特意打造的一处网红打卡点,这里南面有水,北面有山,山上还有绿葱葱的茶树,在此停留,让人有种心旷神怡之感。每逢周末来此打卡的人特别多。记者在沿路行进时,发现类似这样的打卡点有十余处。
 

 看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此游玩,小津口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山喜在心里。原来,自从旅游路开通之后,该村人气直线上升,一年光接待游客就有六七万人。“修路之前,村里一年到头见不到几个外地人,现在路修到了家门口,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游客往村里跑,太热闹了。”李金山说。
  

小津口村是泰山女儿茶的核心产区,村内种植茶树4000余亩。借着旅游路开通的东风,村里趁机发展起了旅游。“我们旅游资源特别丰富,有清香的茶园,有美丽的女儿湖,还有绿树葱葱的大青山。”一提起旅游,李金山滔滔不绝。
  

据他介绍,这几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小津口村修建了环湖路、环山路,打造了女儿湖旅游景区,去年该景区还获评国家3A级景区。
 

 游客来了,最高兴的还是茶农,一年他们光卖茶叶就有2万斤。为了让过往游客能品尝到纯正的泰山女儿茶,村民干脆在公路旁建起了7处微茶馆。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品茶,还能自带食材生火做饭,沉浸式体验田园生活。
  

“现在路通了、环境好了,一些大公司开始与我们合作,像山东出版集团为我们投资建设了智能售货柜,泰安市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正在村里建设民宿,还有一些文旅企业正与我们洽谈合作。”李金山高兴地说。
  

S103东岳胜境旅游公路的开通,是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的典范,它整合了当地旅游资源,形成组团发展的新态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正日益凸显。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