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全力推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系统上下坚持创新驱动,在光伏发电、绿港建设、绿色航道、船舶污染防治及信息化管理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光伏发电引领零碳港口建设
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中,积极利用太阳能资源,大力推进光伏发电项目。泰安港彭集作业区规划的光伏发电项目规模宏大,占地近70亩,全部8800余块电池板安装完成后,每年可发电500余万千瓦时。这不仅能为企业节省500余万元电费支出,还将减少4200余吨二氧化碳排放。老湖作业区的绿色智慧能源光伏发电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前期利用港区大棚屋顶建设,实现装机容量1.7兆瓦,年发电量180余万千瓦时;后续打算分期建设全封闭式钢结构储料大棚5座,可安装装机容量为6.5兆瓦的电池板。两期工程全部建成后,装机容量将达8.2兆瓦,年发电量可达870余万千瓦时。这些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泰安港向零碳港口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绿港建设中坚持高起点、新标准、严要求,在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严格审查把关,有针对性地编制技术导则和工作指南,成立了青年突击队深入企业开展宣传,帮企业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在政府引导下,企业积极响应。2021年投产的老湖作业区投资2800余万元,建设了防风抑尘网、钢结构大棚、地下传送廊道、污水处理站等设施,配备了车辆清洗和船舶污染物智能接收设备,实现了全方位环保达标。兖矿东平陆港有限公司的公铁水联运物流园一期项目于2023年12月投用,其散装货物储存和输送方式有效防止了港口作业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航道与船舶污染防治双管齐下
在京杭运河大清河航道施工现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现场施工采用了先进的环保工艺,挖泥船作业时,船底全封闭的泥驳船将泥浆运至岸边,由长臂挖掘机转运至晾晒区,不设临时抛泥区,不使用敞底式泥驳船,杜绝了泥浆泄露,保护了水域环境。市交通运输局与航道建设单位紧密合作,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航道建设全过程,从规划选址到施工工艺选择,再到资源利用和污染物管理,全方位确保工程无污染。
同时,在船舶污染防治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老湖作业区3号泊位,船舶污染物接收实现了智能化和高效化。一艘济宁籍干散货船靠泊后,生活污水能在10分钟内排入岸上污水接收车,生活垃圾通过手机扫码几分钟即可完成送交,相关信息实时上传至平台。市交通运输局坚持“防污责任一肩扛、软件硬件两手抓”,为78艘泰安籍内河运输船舶加装生活污水收集装置和监控设备,接入监管平台,实现实时查询和问题督办。通过建设联单监管平台,指导港口企业配备接收设施,提高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效率,实现了线上监管和全程闭环。从2022年到现在,共有471艘船舶在泰安港“智慧交付”生活垃圾978次、4066公斤,生活污水18次、829公斤,含油污水5次、45公斤。
信息化助力绿色港航管理升级
每周,泰安市通达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都会通过数字化航道监管平台开展至少两次“水上电子巡航”。工作人员登录系统后,可查看电子航道地图及各类信息,如船舶、水深、气温等,还能通过视频监控画面排查航道安全隐患。依托信息化项目,航道内的各类信息实现了自动采集和实时监测,工作人员借助这些“千里眼”“顺风耳”“智慧大脑”,能够轻松管理航道设施,保障了船舶航行安全与航道畅通,实现了航道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低碳化。
此外,积极推广岸电设施使用,目前13个运营泊位已安装9套岸电装置。鲁济宁货0990号船船长吴联产表示,自2022年老湖作业区安装智能一体化低压单相岸电桩后,其船只靠泊时可使用绿色岸电,既经济又环保。市交通运输局超前谋划,督促企业建设岸电设施,健全管理制度,推动船舶使用岸电代替传统柴油,为东平湖沿岸生态保护贡献力量。
“十四五”以来,我市港航业发展迅速,高等级航道和港口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一闸两线三港”的航运格局基本成型,黄金水道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日渐凸显。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全方位推进港航业绿色转型和节能降碳,继续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