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货船沿京杭运河由南向北行驶,驶入八里湾船闸闸室,闸门关闭,运河水注入,船随水位缓慢上升,与东平湖湖面齐平后出闸。货船排队、进闸、再出闸,整个过程船不靠岸,船民不上岸,船舶缴费等业务实现线上办理......
我市围绕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内河智慧航道建设,逐步构建成“全面感知、广泛互联、深度融合、智能应用、机制完善”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助力泰安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船舶过闸 实现登记不上岸 缴费不见面
“开始进闸,请穿好救生衣,进闸后船舶停靠在安全区域......”近日,记者在京杭运河八里湾船闸采访时看到,提示音响起,一艘货船缓缓驶入船闸,闸室开始注水,水位缓缓升高,闸室内水位与东平湖湖面齐平后,另一侧闸门开启,船舶驶离船闸,沿京杭运河继续北上。“货船沿京杭运河航行,一路上要经过多个船闸,以前船舶过闸,船民要先下船买票,然后再去排队过闸。随着智慧航道的建设完善,现在船民用水上ETC办理业务,通过手机操作缴费,形成了‘过闸登记不上岸,在线缴费不见面’的过闸通航新模式。”船闸工作人员介绍。
“水上ETC利用卫星定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图像识别等先进技术构建起集船舶识别定位、船闸收费稽核、移动支付于一体的船舶过闸及动态监测系统。”这套系统的应用,使船舶过闸时间大幅度压缩,通行效率提高,同时实现了船舶从到达船闸直至离开船闸的全过程自动监管,提高了现场监管水平。”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航道科副科长白绪涛介绍。
航道作为“水上高速公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杭运河泰安段包括八里湾船闸、京杭运河东平湖区段航道、大清河航道和泰安港4个部分。去年,我市研究制定了《泰安市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围绕行动目标任务,泰安构建了“一闸两线三港”的整体布局,补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水运短板,建立了连接晋陕蒙、直通长三角“西煤东调、北煤南运、南货北上”的公铁水联运能源大通道,实现公铁水的高效无缝对接。
智慧航道建设是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工程,更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泰安内河智慧航道建设工程就像一个精巧的“数字魔方”,船舶智能高效过闸只是其中一个模块。
全长51公里 我市已建成全航道电子航道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智慧航道建设中,嵌入“一图五库六平台”多维度智能化体系模块。这“一图”指的是电子航道图,也是整个智慧航道建设的核心和基础。电子航道图采用大清河航道和东平湖区段航道分开设计、整体建设的模式,两部分采用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平台,实现两段电子航道图无缝对接,目前全航道电子航道图已经建设完成。
全航道电子航道图的建成,为提升航道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安全保障、治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比如,整个航道布设有41套航标灯,实时指引着船舶按正确的航线航行,是航道设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航道养护中,需要投入大量养护人员现场采集数据,航标灯出现移位、电路故障等,需要养护人员现场排查故障。现在我们以全航道电子航道图为基础,借助远程监控模块的各类感知设备,实现了实时监测,对于出现问题的航标灯能及时定位、远程排查故障,实现自动修复或者辅助养护人员修复故障。”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航道科副科长杨忠俭介绍。
电子航道图不仅包括传统的航道、航标等信息,还能够提供实时的水位、天气等动态数据,以及基于这些数据的导航建议和预警信息。随着电子航道地图不断完善、开放、共享,它能够为船舶提供更智能的导航服务,实时更新最佳航线,减少航行时间和能耗;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航道中的异常情况,降低事故风险;能实时感知航道的水文、气象等状况,掌握船舶动态,保障航道的安全,提高航道的安全性。
“目前已形成内河电子航道图51公里,实现与京杭运河主航道的衔接融合,随着后续发布和普遍的使用,电子航道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凸显。”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董辰宏介绍。
8大版块不断完善 未来建成覆盖全线的数字航道
泰安内河智慧航道建设是以发挥系统作用,促进服务升级为重点,通过整合主要业务应用系统和内部综合管理系统,建立起水上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航道管理在线协同,最终实现“智慧港航”的“可视、可测、可控、可自行分析管理”,为船舶、水运企业、港口企业等提供更好的通航监测、行业监管、公共信息服务,为水运市场建立一个优良的运行发展环境。
“平台共接收生活垃圾836次,总计2129.96千克,接收含油污水5次,总计0.045立方米,接收生活污水14次,总计0.242立方米……”这是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核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监管平台数据的一幕。船舶污染物送交从以往的人工称重、手写单据到智能设备精准识别、电子联单,耗时从半个多小时缩短到几分钟,标志着船舶污染物监管正式开启“泰安港航新模式”。
“随着电子航道图、易交付、云核查等8大版块不断完善,我市内河航道将建成覆盖全线的数字航道,全面完成由传统的人工管理向数字化服务转型。”白绪涛介绍。
目前,全市共有水运企业26家,拥有货船64艘;今年前7个月,泰安港集疏运量实现294.79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95.64%,泰安内河航运的“黄金效益”不断显现。智慧航道的建设和完善,将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助于构建新一代航运生态圈,为泰安内河航运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注入新活力,持续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